超聲波清洗機的一般工藝流程如下:
清洗前準備
- 選擇合適的清洗機:根據待清洗物品的類型、數(shù)量、材質及污垢程度等,挑選具有相應功率、頻率及清洗槽尺寸的超聲波清洗機.
- 準備清洗液:依據清洗物品的特性和污垢類型,選擇合適的清洗液,如去污劑、消毒劑、有機溶劑等,需注意清洗液的pH值、濃度及腐蝕性等指標應符合清洗要求,避免對物品造成損傷.
- 檢查清洗機:查看清洗機的電源線、插頭、開關、指示燈、超聲波發(fā)生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,確保設備無-故障;同時檢查清洗槽內是否干凈無雜物,清洗液液位是否達到規(guī)定要求.
預處理
- 初步清洗:對于表面有較多大顆粒污垢、灰塵或油污的物品,先用清水或溫水進行沖洗,去除大部分可見污垢,以減輕超聲波清洗的負擔,提高清洗效果.
- 浸泡:將初步清洗后的物品放入適量的清洗液中浸泡一段時間,使污垢充分軟化、溶解,進一步提高后續(xù)超聲波清洗的效果.
超聲波清洗
- 放置物品:將預處理后的物品放入清洗槽內,注意物品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,避免相互擠壓,確保超聲波能夠均勻地作用于每個物品表面,對于形狀不規(guī)則或易損壞的物品,可使用清洗籃或夾具固定.
- 添加清洗液:向清洗槽中加入適量的清洗液,使物品完-全被清洗液覆蓋,一般清洗液的液位應高于物品最高點10-20mm左右.
- 設置清洗參數(shù):根據物品的材質、污垢程度及清洗要求,合理設置超聲波清洗機的清洗時間、功率、頻率等參數(shù)。通常清洗時間在3-20分鐘不等,功率和頻率則根據不同的清洗對象進行選擇,如清洗大型、重型零件或高密度材料的工件,可選擇20kHz到30kHz范圍內的較低頻率;清洗較小、較精密的零件或清除微小顆粒,常使用高頻.
- 啟動清洗:按下啟動按鈕,開啟超聲波清洗機,此時超聲波振子會產生高頻振動,在清洗液中形成微小氣泡,氣泡不斷膨脹和破裂,產生強大的沖擊力,對物品表面的污垢進行沖刷、剝離,從而達到清洗的目的.
清洗后處理
- 漂洗:清洗完成后,將物品取出,放入清水中進行漂洗,以去除物品表面殘留的清洗液和污垢,必要時可進行多次漂洗,直至漂洗水清澈為止.
- 干燥:漂洗后的物品需進行干燥處理,可根據物品的材質和要求選擇自然晾干、用干凈的布擦干、放入烘干機中烘干或用熱風槍吹干等方式,確保物品表面干燥無水漬殘留.
質量檢查與保養(yǎng)
- 質量檢查:對清洗干燥后的物品進行質量檢查,可通過肉眼觀察、儀器檢測等方法,檢查物品表面的清潔度是否達到要求,對于有特殊要求的物品,如醫(yī)療器械,還需進行微生物檢測等,以確保其安全性和使用效果.
- 設備保養(yǎng):清洗完成后,及時關閉超聲波清洗機的電源,并對設備進行清理和保養(yǎng)。排空清洗槽內的清洗液,用清水沖洗清洗槽及相關部件,去除殘留的污垢和清洗液;定期檢查超聲波發(fā)生器、換能器等關鍵部件的性能,如有異常及時維修或更換;同時,對設備的外觀進行清潔和維護,保持設備的整潔和良好的工作狀態(tài).
版權所有 © 2025 霄漢實業(yè)發(fā)展(廣州)有限公司 備案號:粵ICP備18157387號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 GoogleSitemap